焦化废水作为炼焦工业产生的典型工业废水,具有水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生物毒性强等特点,是公认的难处理工业废水之一。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处理工艺已难以满足达标排放需求。近年来,"预处理+催化内电解+陶瓷膜A/O-MBR"组合工艺凭借其多级协同作用,成为焦化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突破点。
预处理单元:污染物减负与水质稳定化
预处理阶段采用隔油和气浮工艺,有效降低后续处理负荷。隔油池利用密度差分离浮油与重油,撇油机与排油泵协同作业,确保油脂分离效率;气浮系统通过投加除油剂、PAC和PAM,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残余油类。该组合工艺使进水COD波动负荷降低60%,为后续处理单元创造稳定运行条件。
催化内电解:强化难降解有机物分解
催化内电解工艺是核心预处理环节。在pH约3的酸性环境中,铁碳微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活性的Fe²⁺、新生态[H]和·OH自由基,破坏有机物分子结构。研究表明,该过程可使废水的BOD₅/COD比值从0.25提升至0.52,显著提高可生化性。同时,微电解产生的Fe²⁺/Fe³⁺具有絮凝作用,可去除部分悬浮物。四川某工业废水处理厂应用该技术后,COD、酚类、硫化物去除率分别达到66%、75%和73%。
陶瓷膜A/O-MBR:高效脱氮与深度净化
经过预处理的废水进入陶瓷膜A/O-MBR系统。缺氧池(A池)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实现初步脱氮;好氧池(O池)在曝气条件下,硝化菌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有机物被进一步降解。陶瓷膜组件具有耐酸碱、抗污染能力强、机械强度高的特点,其微孔结构可高效截留悬浮物和微生物,使系统污泥浓度维持在8g/L以上,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
该组合工艺的优势在于:
多级协同:预处理减负、催化内电解改性和陶瓷膜截留的有机结合;
高效脱氮:A/O工艺与陶瓷膜截留的协同作用,使总氮去除率显著提升;
深度净化:陶瓷膜的高精度过滤确保出水COD稳定低于50mg/L。
实际运行数据显示,该工艺对焦化废水中COD、氨氮、总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5%和90%以上,出水水质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要求。未来,随着陶瓷膜材料成本的降低和工艺优化,该技术有望在焦化行业实现更广泛应用,为工业废水治理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公司电话:133-8017-7697
公司邮箱:2531203110@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莞长路东城段143号(兴华智慧城)6栋16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