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酸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各类生产活动会排放大量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水。如金属加工行业在进行电镀、酸洗等操作时,常使用硫酸、盐酸等强酸,产生酸性废水;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酸性废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降低水体pH值,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25-06-03 查看详情污泥干化冷凝废水因高氨氮(200-700 mg/L)、低C/N比及复杂有机物(COD 1000-2500 mg/L)难以生化处理,电化学脱氮技术以高效、低耗、无二次污染为核心优势,成为主流解决方案,技术要点如下
25-05-29 查看详情针对抗生素废水高毒性(COD 2000-8000mg/L)、难降解(B/C<0.1)及抗性基因污染特征,光催化技术通过半导体材料(如TiO₂、g-C₃N₄)在光照下产生活性自由基(·OH、O₂⁻等),实现抗生素分子结构破坏与矿化,典型工艺对环丙沙星、磺胺类的去除率>95%,矿化率可达60-85%,无二次污染风险。核心工艺体系催化剂改性:Fe³
25-05-23 查看详情DM/DBS技术通过"深度混凝-动态生物膜"协同作用处理含煤废水,采用特种混凝剂(DMC-8型)结合生物膜载体(DBS-5型填料),可同时去除SS(>95%)、COD(>85%)和油类(>90%)。
25-05-21 查看详情MBR技术通过将微滤/超滤膜(0.01-0.1μm)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实现泥水分离。膜组件可完全截留活性污泥,使反应器内维持高浓度微生物(MLSS 8000-12000mg/L),大幅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出水浊度<0.5NTU,可直接回用。
25-05-21 查看详情采用“中和沉淀-磷镍协同去除-深度净化”工艺,通过梯度pH调节、化学沉淀与吸附技术联用,实现总磷<0.5mg/L、总镍<0.1mg/L的达标排放。
25-05-20 查看详情焦化厂蒸氨废水因含有高浓度氨氮(2000-5000mg/L)、高盐分(电导率>15mS/cm)及油类污染物,传统处理工艺难以实现回用目标。本技术通过"预处理-脱氨-脱盐"三级处理系统,突破高盐、高氨氮废水回用瓶颈,实现废水循环利用率>95%。一、核心技术高效脱氨系统:汽提-吸收工艺联用,氨氮去除率>99.5%操作参数:pH>
25-05-20 查看详情人工革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复杂的废水,含有有机污染物、染料、化学药剂、颜料及悬浮固体。若未经过合适的处理,易造成水源污染和资源浪费。
25-05-16 查看详情该组合工艺创新性地将多相催化氧化技术与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相结合,形成高效协同处理系统。多相催化氧化单元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产生羟基自由基,快速降解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等难降解有机物。
25-05-15 查看详情植物酸化油废水具有高浓度有机物(COD 8000-50000mg/L)、高含油量(3-15%)和强酸性(pH 2-4)三大特征。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游离脂肪酸、甘油酯、磷脂等有机物,以及胶体和悬浮物。
25-05-1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