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硫酸盐、悬浮固体及其它溶解盐类,处理难度较大。电絮凝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脱硫废水的深度净化,特别适合高盐、高污染的工业废水。
一、电絮凝技术原理
电絮凝是利用电极引起的电化学反应,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有助于污染物絮凝沉降的金属氢氧化物或其他结合物,从而实现污染物去除。其核心机理包括:
电极产生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在电极(如铁、铝)上电解生成金属离子,进一步与水中的污染物反应形成沉淀。
电场作用促使污染物聚合:悬浮固体、胶体物通过吸附、桥联等方式形成较大的絮团,便于沉降。
二、应用特点与优势
高效去除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可显著降低浊度,去除重金属和硫酸盐。
操作简便:无需外加絮凝剂,自动化程度高。
节能环保:用电能驱动,无化学药剂残留,无二次污染。
适应高盐度水体:盐分不会干扰电化学反应,适合脱硫废水。
三、工艺流程
废水预处理:
过滤或沉砂,去除大颗粒悬浮物,保护电极。
电絮凝反应:
投入电极(铁或铝)或将其作为极板;
通电操作,电解产生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
伴随反应生成沉淀,吸附污染物;
沉降与分离:
通过重力沉降、絮凝池或离心分离将沉淀去除;
过滤或隔膜处理进一步提纯。
后续处理:
如需要,进行消毒、 PH调节等,达到排放标准。
四、关键参数与优化
电流密度:影响生成氢氧化物的数量和絮凝效果,通常为10-50 mA/cm²。
电极材料:常用铁和铝,铁电极生成铁氢氧化物,成本较低,反应速度快。
反应时间:一般5-30分钟,根据废水污染浓度调整。
pH值:调节至中性或略偏碱性(通常pH6-8),优化絮凝效果。
电极间距:适当调整以控制电阻和能耗。
五、案例与应用
某燃煤电厂采用电絮凝结合沉淀,处理脱硫废水,结果显著改善水质,COD和悬浮物大幅下降,污泥易于固化,循环利用,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
六、总结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的电絮凝技术因其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特别适用高盐、高悬浮物废水的深度处理。通过优化工艺参数,结合后续处理设备,可以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或资源回收,是环保型处理方案的有效选择。
如果需要具体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或操作参数方案,我可以帮你详细规划!
公司电话:133-8017-7697
公司邮箱:2531203110@qq.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莞长路东城段143号(兴华智慧城)6栋1605室